为贯彻落实档案法、档案法实施条例等政策法规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在推进档案事业创新发展中的支撑作用,2025年3月11日,国家档案局印发了《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档办发〔2025〕3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2014年11月印发、2023年10月修订的《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同时废止。《实施办法》的发布,标志着数字档案馆认定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办法对认定要求、认定结果和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加贴合当前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档案事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是新形势下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工作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新机遇,是融入“数字中国”和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推动区域内档案工作现代化发展的时代需要,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数字档案馆建设,加快改变档案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实现档案现代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保障馆藏档案数字资源齐全完整、长久保存、安全可用,提升档案工作资政服务水平。
当前综合档案馆开展高水平数字档案馆认定工作,主要总结为三大难点:
■ 顶层战略规划难
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体量庞大、面广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与档案馆自身发展战略深度融合。若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整体规划,如适用于本馆的制度标准体系、机房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与平台架构、“三网”环境下的应用系统设计、“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实施路径等,后续工作极易陷入重复建设、数据孤岛和资源浪费等多重困境。
■ 五大部分实施难
基础设施方面,需构建安全可靠、支持异构环境和长期保存的底层架构;应用系统方面,要实现电子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各网段用户业务需求及业务效率提升;档案数字资源方面,需提升存量数字化质量、规范增量电子档案接收及保障数据安全存储;制度保障方面,要筹划数字档案馆建设保障资金、制度制定与落实以及日常运行维护等工作;服务效能方面,面临便捷服务如何得以跃升、应用成效量化体现以及持续优化等挑战。
■ 智慧应用落地难
如何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与档案业务真实需求相结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数据化思维、智慧化认知创新档案业务工作,是一大挑战。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开放审核、智慧编研、智慧检索等应用场景时,需要切实解决档案馆业务痛点、深挖用户真实意图,确保应用稳定、易用、有价值,避免“为技术而技术”。
光典高水平数字档案馆解决方案是以《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等国家政策标准为核心指引,深度融合我司多年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经验,创新性提出的新一代档案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以“四个体系建设”方法论为指导,构建涵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档案资源和安全保障的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完整体系架构,为客户提供从顶层规划设计到系统建设实施、再到测评认证服务的全周期一站式服务,助力客户实现档案资源价值最大化、管理效能最优化、服务体验智慧化、安全保障规范化的数字化转型跨越式升级目标,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数字档案馆。
面向省、市、县各级综合档案馆,我司始终致力于对标高水平认定指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开放审核、智慧编研、智慧检索等应用场景,深度挖掘档案数据价值,提高档案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助力客户顺利通过高水平数字档案馆认定,在区域档案事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树立标杆,深化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技术在本馆档案领域的创新应用,有力驱动档案收集、管理、保存、利用等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遵循《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相关要求,100%覆盖数字档案馆测评的系统功能要求,已成功助力昌平区档案馆高分通过北京市认定的首家高水平数字档案馆。
构建涵盖网络架构、系统硬件、基础软件、安全防护和终端设备的全方位基础设施体系,为数字档案馆各项业务开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硬件保障,全面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服务需求。
以我司档案软件产品为基础,基于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三大网络,开发部署满足“收、管、存、用” 各业务环节功能要求的档案综合管理系统以及基于灵智能力基座的AI智能应用系统系列。
依据“四库”理论体系构建档案数字资源库,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双轨并行模式推进档案资源建设,不断丰富馆藏档案资源,实现档案资源的全面收集、规范管理、安全保存和高效利用。
1、高标准覆盖
遵循《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相关要求,满足高水平相关指标要求,深度融合数据挖掘、AI人工智能技术为档案应用赋能。
2、全周期建设
构建“规划设计-系统实施-评估验收-持续优化”全流程服务体系,实现数字档案馆建设闭环管理,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各环节严格对标高水平认定要求。
3、全场景赋能
打造“基础设施-业务应用-数据治理-智能应用”四位一体支撑体系,致力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实体数据化、档案管理系统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及档案利用智能化。
4、全体系融合
建立“标准规范-技术创新-安全保障-长效运维”协同发展机制,数字档案馆建设各要素有机统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生态,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 加速转型——强基固本,重塑档案新生态
构建“筑基固本、智能驱动、创新引领”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为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筑牢根基,推动档案馆档案事业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 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业务新突破
实现“业务规范、流程合规、技术赋能”的全面提档升级,重点优化业务流程,强化技术支撑能力,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助力档案事业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智慧赋能——创新驱动,激发数据新价值
建立“技术预研、业务剖析、深度融合”的创新应用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深度挖掘档案价值,档案数据转化为高价值的知识资产,为决策支持和社会创新提供智慧支撑。
■ 标杆建设——高水平引领,树立行业新典范
打造“智慧高效、共享服务、区域标杆”的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助力客户让档案工作在数字化浪潮中焕发新活力,为社会各界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档案服务,在助力数字中国建设中发挥档案作用。
2024年,由光典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北京市昌平区档案馆数字档案馆项目圆满完成验收。该项目是我司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区域档案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实践,在技术创新、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25年,光典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持续助力昌平区档案馆高水平数字档案馆认定工作。6月19日,昌平区档案馆成功获批成为北京市认定的首家高水平数字档案馆。为区域档案事业数字化转型树立了崭新标杆。在认定过程中,昌平区档案馆依据北京市档案局印发的《北京市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实施办法(试行)》(京档发〔2025〕4号)要求,对照《北京市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认定指标表》各项指标逐项自查,逐步推进、加紧落实,顺利通过预检和正式认定,获得北京市档案局领导及认定专家组的高度认可。
未来,光典以高水平数字档案馆解决方案蓄力再出发,秉承创新驱动、技术引领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智慧档案技术研发与场景应用,助力更多档案馆实现系统化、智能化、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为全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树立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