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民生档案跨馆取证、远程利用,实现“一口式”为民服务
浏览量: 72812月3日,沈阳市民生档案信息资源跨馆出证系统建设项目验收会成功召开。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沈阳市档案服务民生工作不断深化,已初步建立全市范围内的民生档案资源利用体系。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方便人民群众利用的档案利用体系,促进资源共享,开展远程利用。在政策指引下,社会经济推动下,加之民生档案利用分散性的特点,对民生档案异地、跨馆、远程利用的需求日益上升。
近几年,沈阳市和各区县(市)档案馆的接待利用人次连年攀升,其中大多数是群众个人查档。为解决由于人口流动和经济活动频繁带来的婚姻档案、动拆迁档案、独生子女档案、社保档案等民生档案的查询需求,沈阳市档案馆与信息发展合作通过民生档案信息资源跨馆出证系统建设项目,搭建覆盖市、区县(市)(可扩展到社区)两级(可推展到三级)的馆际档案数据交换共享系统,有利于实现全市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最大限度的方便百姓对民生档案的利用。
沈阳市民生档案信息资源跨馆出证系统一方面加快整合市、区县(市)两级馆藏民生档案资源,另一方面扩大接收范围,丰富档案馆藏,建立强大的民生档案目录信息资源总库,为两级共享奠定资源基础。同时,基于信息发展建设的强大系统,可完成分布式资源库中数据的实时汇总,实现沈阳市档案馆和各区县(市)档案馆共享连接,民生档案全市一站式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就近查档、跨馆取证”等便捷化服务。未来,信息发展将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民生档案进行存证,实现档案信息跨部门、跨区域维护利用。公众可以就近在系统覆盖的任一档案馆查询档案、申请出证,并在链上核验档案证明的真实性、可靠性等,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市民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此次项目建设规模,横向连接市档案馆和13个区县(市)综合档案馆,未来将纵向联通全市各个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并逐步向各行业涉民办事部门便民服务窗口延伸。沈阳市民生档案信息资源跨馆出证系统的成功建设,不仅能够促使民生档案受理服务方式完成“一门式”向“一口式”转变,更加强了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统一规范管理,推进数字民生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全市档案信息目录共享数据库,实现全市民生档案信息的广泛利用和社会共享,具有可复制推广意义。
会后,信息发展档案解决方案事业部吴总、辽宁分公司郭总与沈阳市档案馆张春风馆长就沈阳市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未来发展方向及沈阳市数字档案馆建设规划展开讨论,张馆长对信息发展在档案信息化领域的专业能力予以肯定,双方达成长久深度合作意向。在此项目合作基础上,深度挖掘并利用区块链技术,共同推进数字民生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全市民生档案信息的广泛利用和社会共享。